应届生选择国企、私企、外企,5年后的差距有多大

职业发展 职业发展规划

    应届生选择国企、私企、外企,5年后的差距有多大?我们大家也都知道,在不同的平台工作,不仅是待遇,职业发展方面有不一样的收获。

    而且很多时候他们的抗风险能力以及他们对待员工的态度,会有较大的差别。

    比如,这次疫情的影响,你在各大平台其实可以看出一些苗头:国企员工早早复工甚至年初二开始就没休息,外企员工线上办公风生水起,私企员工风雨飘摇危在旦夕...至于待遇变动上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有时候不得不感慨,Offer的选择会给人带来完全不同的境遇。

    所以,如果同学们同时面对几个offer时,是不是也会犹豫,不知该如何选择呢?

    今天,黄豆纳才就和大家聊一聊:选择国企、私企、外企的人,都过着怎样的生活。

    国企

    国有企业千差万别,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部门有着天壤之别,其中的差别不亚于华为和血汗小作坊的差别。

    就算是同一家国有企业,现在和十年二十年后也可能完全不同。

    “目前的生活,是我童年不敢奢望的未来”

    @卡夫卡工作六年在职

    一本毕业,四线小城市,中字头国企。

    31岁,工作六年了,去年刚评的工程师,奖金系数调高了,月均纯到手收入5k+(房价5K左右),房贷有公积金对冲,没有压力,小破车子一台,双休,节假日正常休。

    作为在农村穷苦日子过了二十几年的娃娃,在买房买车家里人没有添钱的情况下,贫农家里哪有什么余粮,能用五年时间改变家庭面貌,也实属不易,不敢造次。

    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没有梦想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想先享受一下有暖气的冬天和有空调的夏天

    再享受一下国庆不用回家挖玉米的假期和寒冬下班后依然每天能洗热水澡的傍晚

    再享受一下可以坐着玩着手机上厕所而不用蹲着上厕所的同时担心蚊虫叮咬臭气熏天以及粪便的后续处理问题

    最后再享受一下大冬天随时随地开车去任何地方而不用担心在冰天雪地的寒风中带着年迈的父母大包小包的在乡村的十字路口等车超过一两个小时后还被拒载的情况发生

    可以说现在的每一天都是舒服的,是让人感到快乐的。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能达到的上限是什么,但是我目前的人生是我童年时不敢奢望的未来。

    “这工作,穷人还是别来了”

    @夏目六三四两年国企已离职

    在国企工作两年,目前已辞职。

    刚入职时候,听闻早一年进来的前辈中不乏有上海交大本科、东南大学本科、武汉大学本科的高材生(都是我考不上的学校....),顿时觉得这是个好地方,地理位置好同事学历高工作体面。

    后来么,感觉怎样

    工作1个月后,上海交大那位跑路了,考了当地公务员(本地人)

    工作4个月后,一起入职的东南大学硕士跑路了,读博去了

    工作一年后,上一届的人跑光了好多....

    工作两年后,我们这一届也跑了好多(包括我hhhhh)QQ截图20200914163836.png

    就我短暂2年的体验来说,国企适合养老,适合生活无压力的人。我是个穷人,待在这里其实有一点点格格不入....

    收入来说,处于中等水平,饿不死那种。但是实行的是工资总额,就是一年的收入基本是固定的,只会少(扣钱)不会多。

    工资总额制度说直白点,你一年累个半死拿这么多,你同事摸摸鱼也是拿这么多,即使被扣点钱,也是象征性扣扣,全年收入加起来对比一下,其实差不多。这挺扼杀积极性的...

    而且体制内的通病,升迁得看背景,大领导基本都是有裙带关系的,少部分中层领导是底层慢慢熬上去的,但是这种机会考虑到时代变了,基本也越来越少了。

    同事中不乏二代们...有开GTR的,有家里开房产公司的...和他们一起上班挺反人性的...因为拿的钱其实差不多,但是人家家底厚实啊,而且人家上班就是来摸鱼养老的。

    不犯大错误,开除不了你

    遵守劳动法,3点半就可以刷手机等下班了

    福利待遇好,法定假期(孕期假)少不了你

    但是,穷人别来....

    有人在国企中找到了人生的高光的时刻,也有人认为国企抹灭了自己梦想的棱角。

    虽然都统称国企,但是在不同单位,乃至不同部门,收入和体验都可能是完全不同。但总归来说,国企的优缺点可以总结如下:

    国企优势

    1、稳定。如果有编制,怎么搞都不会有辞退的危机,心里十分安定,对于家境殷实的小伙伴真的是个好出处。

    2、试错机会多,对新人有培养的耐心。国企树大好乘凉,项目搞砸了没什么事,吸取教训再来就是了。

    3、下限高。五险一金、补充公积金、年金,住房补贴,餐补,通讯补贴,食堂。能给福利的地方都给你。各种保障到位,温饱绝对保障。有个困难,工会也会来个献爱心。不裁员不降职(除非犯了原则性错误)。

    国企劣势

    1、上升空间有限。在国企没有大树依靠想往上走是极难的。国企里特别注意那些比较清闲的中年妇女,你别看他平时啥也不干,搞不好就是哪个领导的亲戚。

    2、行政摊派多。政治任务多,领导说做就要做,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做了有什么用,我能从中学到什么。一件两件当然没有问题,这种事情多了对于刚毕业的热血青年的心志是一种消磨。

    3、成长空间有限。这个见仁见智。国企呆久了有一种要废了的感觉。担心年过30就没有跳槽的能力和勇气,如果升不上去,逆来顺受那是必须的技能。

    发展情况

    由于个人的能力和经历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资质好的在十年有可能做到企业中高层,资质平庸的也可能十年在一个岗位默默耕耘。国有企业的兴衰治乱和领导班子尤其是主管领导有着非常巨大的关系。

    何况国企改革的思路就是商业类国企实行市场化改革,自负盈亏,自主决定薪酬分配,人员能进能出。

    未来的国企恐怕不会是铁饭碗,真正的铁饭碗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国企人,以及希望进国企的学生,即便身处安逸之中,也要意识到,进了国企不等于进了保险箱。

    私企

    私企可能不会是大家工作的首选,但对于不少人来说,私企却会成为我们的归宿。

    想想现在势头正猛的互联网巨头BAT,互联网金融企业,IT巨头华为、小米都是曾经的私企,有些现在已经成功上市,身价倍增。

    “跳槽这个词,贯穿了我的职业生涯”

    @匿名工作四年,私企在职

    一毕业就去了私企,社会新鲜人工资低1800,上五险,工作每周1.5休,不怎么加班,年假、法定假日基本都是不足额的,总要少放一天半天。中秋节春节会发礼品。每年员工旅游一次,不用自己掏钱。

    呆了一年学了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新技能,自觉无前途,跳槽去了国企。国企是一个集团的子公司,以前曾经实习过,正好他们缺人我就去了。

    工资依旧不高2500,上五险一金,周末双休,每逢节假日前会加班,年假、法定假日统统管够,要是法定假期内被占用叫去工作,三倍工资的日子里上班会给够三倍工资,其他假期日子的可以安排补休。不温不火的要是没多大追求的可以呆一辈子。

    后来觉得自己年轻,还是趁机会多赚点钱,又去了私企。

    第二次入私企工资提高不少有4500,依旧每周1.5休,节假日克扣,并且普通员工转正1年后才上五险,2年后才能申请3天年假。过年过节发100元左右礼品。偶尔要参与全员销售活动,业绩不达标会被扣钱…

    这个公司人员流动性大,我入职11个月后因为部门经理辞职,我就做代理经理,工资变6000,但也不能稳定6000,会有各种理由扣掉一部分钱。

    现在入职1年3个月了,工资看起来满意,实际内心不愉快,和普通员工一样不太接受公司平时倡导的文化理念。现在已经物色了新的一家国企,工资待遇6000,其他福利参照上面的国企,准备过完年就跳槽。

    “得不停地奔跑,一刻也不能停下”

    @匿名工作十年私企在职

    大学毕业就在民营企业,和公司同生长共命运。

    骨干变成了老员工,虽然地位稳妥,但是也付出了很多,原来老实本分的人,已经磨练成到了同学聚会见谁都叫姐的油滑的中年人。

    在民营企业想要生存,只能迎合老板的喜好,而民企老板,多数有着一颗当皇帝的心,改变自己,活下去。

    公司的发展对个人发展有100%的影响,只能期盼公司越来越大,越走越远,最好远到自己能退休。

    私企优势

    1、机会多。这是私企最大的好处,只要有利于公司有利于业绩,你爱怎么玩怎么玩,就怕你不做,你敢于跨界尝试,就论这态度领导也会欣赏你,不要怕抢人风头。

    2、很多私企的薪资也比较有优势,主要是“多劳多得”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业绩多了挣得钱就多了。不过混日子就会比较惨。

    私企劣势

    1、万事“以利为先”。讲求高效工作,但大部分企业缺乏规范的工作流程,很少对员工有成熟细致的培训制度。

    2、制度不规范,很多企业对员工连基本的五险一金乃至法定节假日都不能保证。

    3、鱼龙混杂,有海龟,有本科,有大专,素质不同,进去之后可能会有心理落差。

    发展情况

    首先讲讲坚持住的老员工,你的工资应该不会低到哪去,怎么说10年在私企也算熬成婆了,每月工资上万肯定没问题。

    对于跳槽的人来讲,如果不跨行,工作内容和性质大致就定下来了,追求的主要就是高薪资和高职位,十年的经历,跳槽2~3次算是比较正常,虽不敢保证每个人都能成为总监,但是经理和高级经理应该是有了,年薪20-30万也算正常。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在私企工作,加班是常态,跳槽也是常态。算是大人口中最不“稳定”的那种企业了吧。

timg - 2020-05-14T150958.345.jpg

    外企

    在很久以前,外企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标签,但凡你在里面上班,你就是绝对的人生赢家。

    但是随着裁员一波又一波地上演,以及国内优惠政策想民营企业倾斜,汇率的变动等一系列原因,外企已经慢慢走下了神坛。

    但是,体量在底蕴在,被裁员的认为他们是狠心的资本家;而依旧留在外企的,过得似乎依旧是很多人向往的神仙日子。

    “就很爽”

    @匿名工作七年外企在职

    挺爽的,夕阳行业,前世界五百强,欧洲公司,基层

    965,17天年假,20天带薪病假,一般请个一天假不走系统,不开病假单。周末加班要向大老板申请,补年假。圣诞如果是工作日会放假,各大节日提前半天放假,妇女节女员工放半天,所有女员工发玫瑰巧克力,儿童节所有小孩未满18的员工发玩具。

    出差全部五星级酒店,超一线1300,一线800,其他700。供应商车接车送,时不时还能吃顿好的,每天餐费补贴是200。

    季节性产品,到了季节或者有项目的时候稍微忙一些,淡季跟机关里坐办公室差不多。

    早上花半小时到一小时处理昨晚的邮件,再到下午偶尔跟国外开个会。中午吃饭加休息两小时,公司配的椅子,据说欧洲进口的,一把单价9000多。咖啡茶碳酸饮料随便喝,零食得自己买。

    工作基本上是任务制的,不太查考勤,工作做完绩效好没人管你上班在干嘛,偶尔打盘手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工作氛围比较轻松,没有很明显的上下级界限,领导大都比较和气。之前领导层大都是欧洲人,全员学习中文,不学的全是另一半是中国人的,本身精通中文。偶尔大家开会中国人说中文,外国人说英语。

    “都是老外眼里的廉价劳动力”

    @Sly外企本部在职

    外企之所以相对爽,真的是国内的很多企业太过分压榨员工了。义务996这种事如果发生在美国企业怕是被告得连门牌都不剩下了。

    美国总部是怎样定位中国分公司的呢?

    廉价劳动力帮我们打下手,不想干的繁琐的事情都扔过去。

    国外企业在中国开设分公司无非就是为了节省劳动力成本。公司最最底层的岗位一年4万5美金,中国分公司给的工资是6000人民币一个月,一年就相当于1万美金。技术岗位美国一年7万美金的中国同等岗位一年折合2万5美金。

    基层确实可能会比国内企业舒服一些,因为毕竟给国内同等美国的福利,工资给个1/3,公司省了一大笔钱,员工还觉得很爽。

    但公司的重要决策什么肯定还是总部人员来决定或者外派的。不可能把重要的权限给中国分公司的。

    外企优势

    1、办公环境好,周围同事普遍素质较高,上班自由,不打卡,各种活动也都非常丰富。领导与员工没有多少阶级概念,更何况领导没有独设办公室,大家都坐在同一办公区工位上,交流相处不累。

    2、外语办公,锻炼外语能力,还有机会出国学习,视野也比较开阔。

    4.工资在同行业中有竞争力,有较为成熟的员工培训体系,新人可快速得到正规职场锻炼。

    外企劣势

    1、个人发展空间小。工作严重细分,没有核心技术部门,容易被人取代

    2、加班严重,身心压力比较大,近年来部分外企裁员是家常便饭,并且裁员起来铁面无情。

    3、一言不合各种meeting,多加沟通是好的,但有时感觉一天都在会议中度过,干实事的时间太少。

    发展情况

    外企经常会出现职场男超人、女强人,他们习惯把生活的重心偏向工作。我认识一个外企100强的中国区公关经理,虽然她的职位已经很高了,但是她每年仍有1/3的时间在出差,平日工作至凌晨两三点也是经常的事儿。

    工作了很多年,已经从新人蜕变成为中层骨干,但如果没有关系和资源,依旧还过着这种“忙并快乐着”的日子。

    选择哪类型的企业发展更好?哪类型的企业更毁人?其实真的没有一个定论。

    有人说在外企工作最锻炼人,接触高端人才,培训机制成熟,但是也有人离开了外企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有网友总结道:在央企的核心竞争力是裙带和学历;在私企的核心竞争力是能力和卖命;在外企的核心竞争力是语言和存在感。

    所以说,选择什么样的企业类型还是要根据个人适合来定,你哪方面有优势那就正对性地做出选择,这样才能将个人能力发挥极致,个人幸福感也会更高。

    找一份全新的工作将是你人生的一个重大拐点,下面这些事情需要注意:

    1.找好招聘平台:好的平台会有好的机会,不要盲目乱跳。

    2.选工作要谨慎:第一次选择工作,尽量选一些机会好一些的公司,无论是从发展上还是从收入方面,都要进行综合考量。

    3.尽可能利用自己的前辈圈子:前辈们以及他们身边的人脉都有一些,所以,这时候可以和他们多聊一聊,多了解一些行业情况和机会之后,再去择工作,这样机会能够更有底一些。

    如果你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去选择,请移步黄豆纳才,这上边有很多优质机会,还有很多职场精英和HR,他们能够给到你一些更好的经验和推荐。

1735